-
我國學者研制出可降解的新型腫瘤診療制劑
近期,合肥工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一種新型超小納米錸制劑,具有優良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實現了腫瘤的安全有效診斷和治療。相關成果發表于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化學科學》,并被推薦為當期封面文章。
2019-07-04
[詳情]
-
基因編輯豬器官移植猴子身體 未來有望植入人體
近年來,專家提出人類捐獻器官數量畢竟有限,面對如此大的供求差距,建議將動物器官植入人類身體,或者在實驗室獨立培育移植器官。目前,由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喬治_丘奇(George Church)領導的eGenesis公司正在改良豬器官,使其最終能夠移植到人類患者。
2019-07-04
[詳情]
-
這款新型激光裝置,居然能摧毀血液中的癌細胞!
北京時間6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個特大好消息!科學家最新研制一種激光,可以發現并摧毀血液中的癌細胞!
2019-07-04
[詳情]
-
半夜心臟驟停,非接觸式揚聲器幫你忙
心臟驟停的人會突然失去反應,要么停止呼吸,要么喘不過氣來。這就需要有旁觀者在場立即實施心肺復蘇術,如此可以使患者的存活幾率增加一倍至三倍。但很多心臟驟停是發生在睡夢中,人們無法探知。
2019-07-04
[詳情]
-
能治療癌癥的 除了放療、化療……還有光!
治療癌癥?你大概會想到手術、放療、化療和免疫治療等方法,不過,你知道嗎,“光”也能對付癌癥!
2019-07-04
[詳情]
-
芬蘭研發人造鼻“嗅出”腦腫瘤
芬蘭坦佩雷大學研發一種人造鼻子,可在手術中快速“嗅出”腦組織是否癌變,同時有助于精確切除腫瘤。
2019-07-04
[詳情]
-
眼睛中存在獨特微生物,有利于人類眼部健康
北京時間6月26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你可能對內臟和皮膚寄存大量微生物并不陌生,這些微生物包括:真菌、細菌和病毒,它們對于人體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你知道人類眼睛里也存在著獨特的微生物嗎?它們結合在一起被稱為眼睛微生物群。當這些微生物失衡時——某些類型微生物過多或過少,就可能出現眼部疾病。
2019-07-04
[詳情]
-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成功培養可呼吸人工肺
人工肺是一項生命支持技術,可以在自身肺功能出現衰竭不能維持人體器官充分的氧供時使用,或者從長遠發展來看,植入人體永久性地部分或完全替代人體肺功能。現在世界上有1萬多病人使用人工肺。
2019-07-04
[詳情]
-
腦機接口新突破:首款無創腦控機器人手臂誕生
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與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利用無創的腦機接口(BCI)技術,成功開發出第一款由大腦控制的機器人手臂,具有連續跟蹤計算機光標的能力。該成果發表在 Science Robotics上。
2019-07-04
[詳情]
-
新陳代謝是如何開始的? 或與一種鐵氧還原蛋白有關
北京7月2日電 (記者劉霞)生命通過新陳代謝過程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為運動和生長提供動力。科學界最持久的奧秘之一就是:新陳代謝是如何開始的?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日報道,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英國科學家對一種原始鐵氧還原蛋白進行了逆向工程,并將其插入一個活細菌體內,結果這種蛋白成功促成了細胞的新陳代謝、生長和繁殖。
2019-07-04
[詳情]
-
人類大腦自然產生神秘迷幻劑,甚至會“靈魂出竅”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哺乳動物大腦中普遍存在具有致幻效果的二甲基色胺,而且是自然產生的。這一發現是研究二甲基色胺的第一步,并有助于弄清該物質在人類大腦中的具體作用。
2019-07-04
[詳情]
-
湖州督導醫療機構規范器械使用
近日,湖州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市直屬醫療機構規范使用醫療器械指導檢查,截至目前,出動執法檢查25人次,排查問題28項。
2019-07-04
[詳情]
-
河南加快建設六大醫療中心
日前,河南省省長陳潤兒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調研,并主持召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座談會。陳潤兒強調,要抓緊六大中心建設。
2019-07-04
[詳情]
-
武漢東湖高新區藥械社會共治顯成效
日前,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管局傳出消息,該局2018年立足轄區藥械產業發展及基層監管實際,創新“三個一”工作理念,探索多元化藥械監管服務模式,取得較好成效。
2019-07-04
[詳情]
-
家用醫療器械方興日盛 將是一輪新的資本掘金?
提到家用醫療器械市場,此前很多人都會視如敝履,認為“盤子太小”、“過于細分”、“發展掣肘”,然而現在看來,這些標簽打得過早,甚至是有些冒失和可笑。家用醫療器械市場就像魔術里的白手套,外行湊熱鬧,內行看玄機。
2019-03-18
[詳情]
-
常州金壇區排查器械安全風險隱患
近日,常州市金壇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一家無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檢查時,發現該企業存在工位器具未按要求存放、濃硫酸等試劑未實行雙人雙鎖管理等5項不符合醫療器械GMP的問題。執法人員立即要求企業限期整改,并對照醫療器械GMP進一步自查自糾。
2019-03-18
[詳情]
-
重慶“智慧醫院”優化診療流程改善就醫體驗
精確到分鐘的預約服務、實時候診提醒、在醫院下單就可回家坐等煎好的中藥快遞上門……在重慶,醫療衛生服務與前沿的“互聯網+”技術融合打造的“智慧醫院”,正在逐步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2019-03-18
[詳情]
-
天津完善醫療器械委托貯存配送管理法規
近日,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就《天津市醫療器械委托貯存配送管理辦法》修訂稿(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的委托貯存、配送行為,確保公眾用械安全。
2019-03-18
[詳情]
-
寧夏:明確醫保醫用耗材報銷標準
日前,寧夏最新出臺政策,對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醫用耗材在基本支付、限定支付和單品限額等方面作出規定,明確了醫保醫用耗材單品報銷標準最高5萬元。
2019-03-18
[詳情]
-
廈門探索“2+3”器械監管新模式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從10月8日起,對全市44家高風險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展了“2+3”式質量管理體系核查。截至目前,共發現缺陷項380項,平均每家企業9項。
2019-03-18
[詳情]